关于香严寺碑“穆村里正”的释疑
关于香严寺的一块石碑上记载有穆村里正贾庆全、贾庆福,现在的穆村贾氏族人对此有争议,有人认为贾庆全为其穆村贾氏族人的八世祖,贾庆福为五世祖。
我认为首先可以排除贾庆福为现在穆村贾氏五世祖的说法,在贾氏家谱上五世祖的名字都用的“彦”字辈,不可能单独出现一个“庆”。而且同一家族,庆全、庆福,一个八世,一个五世,祖孙两代人同用一个“庆”,再无文化的家族也不至于这样辈分混乱,把彦当作庆应是现代人的笔误。
其次对于香严寺碑“穆村里正”如何理解?此碑立于1298年,是元大德2年。从秦朝开始,“里”是历代对基层管理设立的一个乡村组织,宋代时每“里”110户,设里正,负责向农民征税等。元代基本继承宋代乡村管理办法,实行里坊制,按片划分,县城四周设立坊,农村设立里,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一级,但比现在管理的人口少。一个里可能管几个自然村,偏远山区人口居住分散,一个里管理的自然村多少不一定。里正由村里的富裕户或者有威望的乡绅担任,由另外还设立有社长,负责劝农民种田。由此可知,应当把穆村与穆村里区别开来。
碑上文字:穆村维那,南社王宁。维那是佛教用语,意思是管理宗教财务的人。这个南社应为穆村里管辖的一个自然村,即穆村里南社村。王宁是南社村人,和他的儿子负责给建立香严寺募捐收集捐款。
里正:贾庆全、贾庆福、任仲禄。
里正:王汝梅、贾居正。
这里有五个里正,可能是都曾经担任过里正的人,因为里正基本上一年一换,轮流担任,类似于今天村委会主任三年一任。这些人不一定是今天的穆村,也有可能是“穆村里”管辖的其他自然村的村民。
从今日穆村贾氏家谱的序言中我们知道,在光绪年间编写家谱的贾克昌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他搜集到的家谱始祖是贾乐(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奉祖是八世,写家谱的纸是明洪武元年生产的,贾氏从明朝迁居穆村。香严寺碑上的贾庆全与后来的穆村贾姓是否有交集?我想一个能考证出明代家谱的纸生产年代是洪武元年的国子监读书的监生(现在的清华大学),不可能对此没有了解。
穆村贾氏祠堂碑明确石刻:“贾氏上追自元朝相传至今二十有余世”。(此二十余世应指六百余年,非二十余代,一世是三十年。从至元十年1273年至光绪八年1882年是609年)撰写碑文的是贾文禄,是儒学生员。督工培深是考贡,安智是生员,安溪是生员。总理纠首,文源、秉强是从九品(清代官员实行的是九品十八级制,每级有正与从,从九品相当于现在副科级)。子真、来聘、克昌、成章都是监生。当年如此多的高级知识分子一致赞同贾克昌的家谱考证穆村贾氏上追自元朝是有道理的。
(本文作者:襄汾贾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贾振中)
(本文作者:襄汾贾国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贾振中)
2018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