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氏族文化“宗亲会”

来源:天下贾氏一家亲时间:2018-07-17 17:45:29编辑:wuxing 当前位置:首页 > 姓氏文化 手机阅读
如何认识氏族文化“宗亲会” 

原创: 张可秋  张氏宗亲会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实行,氏族文化与宗亲会组织日渐活跃起来。从当前全国的形势看,在振兴“国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氏族文化和宗亲会组织活动方兴未艾,其发展势头如火如荼进行中。

一、如何认识氏族文化

  要研究认识宗亲会组织,必须先了解氏族文化,因为宗亲会组织建立在氏族文化的基础上,没有氏族文化,就没有宗亲会组织。
  氏族文化是对一个家族(宗族或族群)人口世系、生存状态、生活情景的反映。
  氏族文化根于血缘,而后定姓氏,而后修家谱,而后建祠堂,而后建立宗亲会,而后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氏族文化源于人种遗传自然科学,扩展到人事活动等社会科学。
  氏族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不可分割,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氏族文化张扬的思想、观念,与中华主干文化张扬的思想、观念完全一致。氏族文化是中华主干文化的积极实践。
  从氏族文化与宗亲会活动的特征看,其文化的核心是增强族群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氏族的凝聚、团结是一个国家全民族凝聚、团结的基础,而全民族的凝聚、团结是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从本质上讲,氏族文化和宗亲会的诞生是合理的必然。
  氏族文化源远流长,浩瀚磅礴,影响深远,其价值观已深深扎入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肉,无法割舍。由氏族文化产形成的精神“气场”(如亲人凝聚,搞各类活动,畅叙亲情,修家谱,建祠堂,互相帮助,发展事业等),已经形成人们十分重要精神归属和精神家园。
  如果从伏羲给人们定姓算起,姓氏文化诞生近一万年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创造的氏族文化浩如烟海,仅是家谱著作,就成为了中国历史著作的三大支柱之一。
  从氏族文化内容看,尽管庞杂,但是其基本精神属于中华文化主流——儒学的范畴,质地纯粹而优良。远鬼神,弃 邪说,其哲学思想源追伏羲、下承黄帝、周文王和孔子尊崇的“自然”思想哲学观念,这点特别难能可贵。
  家谱里的家规、族训亦充分体现了儒家之道,重人格道德建设,宣扬忠孝、亲爱、和睦、团结,宣扬诚实守信,宣扬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起到教育后昆之作用,家谱是家庭、家风教育的精神文化宝典。
  在中华民族遭遇道德、诚信危机的现实背景下,兴修家谱无疑具有其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家庭教育是起点,也是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把家庭、家风教育搞好了,就会减少很多伤天害理的事发生。

二 、 如何认识宗亲会组织及活动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察,宗亲会一般组织、牵头本族宗亲联谊,互通信息,增进亲情,修家谱、建祠堂、祭祀祖先、调解纠纷、帮贫济困、传播本族及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等活动。在现实社会中,有少数的宗亲会号召和组织宗亲共同投资,发展经济,或利用宗亲关系推销商品。
  总的看来,不论是过去或现在,宗亲会活动的主流是健康的。一个组织的合理性,不是看他产生在什么时代,关键是看它的内容。只要内容是健康的,对社会建设有益的,例如家谱对个体生命遗传的记载,教育做人基本准则,祭祀祖先,尊老爱幼,这些文化活动是千古不变的。无论社会制度怎么变化,都少不了这些活动。因而宗亲会的基本活动,具有永恒的价值品质。意义既重要而又深远的。

把宗亲会利用起来,有以下可取之处:

  第一、 为普通老百姓营造精神家园,使之思想、灵魂有所寄托。从而避免精神空虚的人们去信仰各种邪教。宗亲会会经常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使普通老百姓有了活动空间,精神有了寄托,可以相信,在这种文化氛围里,绝大多数老百姓就不会去参加各类邪教和神教。
  第二、 氏族文化的传播及宗亲活动有益于巩固中华文化最底层阵地,爱国、爱家、爱族。要继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文化,仅靠精英阶层是远远不够的。要使中华文化不中断,文明绵绵远绪,必须依赖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继承与弘扬,以达中华文化各种优秀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深入到血肉、骨髓,并化为自觉的行动。
  第三、宗亲会活动有助于优良家风的建设。家族宗亲会,家风教育是会议的重要内容,多是具体阐述如何建设家风,要求各个家庭做到父慈子孝,勤俭持家,友好邻里,互帮互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等。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健康的和值得肯定的。
  第四、县级以下宗亲会有益于协助地方政府调解民间纠纷、融化社会矛盾。

三、 关于宗亲会的概念阐释

宗亲会的内涵可以这样界定:
  宗亲会是一个以姓氏或宗族组建的为本族进行文化和经济服务的家族式社会组织。其任务是组织族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其目标是推进本家族和全社会的文明发展与进步。

四、宗亲会的利与毙

  古人云:树高千尺,落叶归根。说文化不可能不溯源流,论血缘不可能不追根底。不论哪个姓氏的宗亲会,其活动都属于氏族文化活动的范畴。而重视“根”文化,可以说是氏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其主要活动内容是:开展敬宗祭祖,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精神,互帮互助,扶危济困,按照政策和法规调解宗族内部及本族人员和外部的一般性纠纷,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处理本族人员发生的较大治安案件和其他重大民事案件,鼓励支持本族企业家开展支持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建设。
注意事项:
  特别注意宗亲会或一些利用宗族势力容易犯错误甚至犯罪的重点部位是防止宗亲会组织进行非法经济活动,例如搞非法集资等。应将这些注意事项写入指导性意见,并要求各级各地宗亲会组织的章程里应写入防止这些不良行为出现的具体规定。

五、关于氏族宗亲会活动的具体指导性意见

  为使我国各地、各级宗亲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文明,抵御各种歪理邪说对基层群众的侵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第一条 宗亲会是一个地区、一个姓氏自愿组织起来的家族式社会组织。
  第二条 宗亲会应制定章程,明确职能、职责、活动等具体内容。
  第三条 各地各级宗亲会开展的任何行动与活动,不得违犯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规。
  第四条 宗亲会的行动与活动总的目标应有益于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主要具体要求是:弘扬祖德、敦亲睦族、友好邻里、文明家风、扶危济困、协调纠纷、编修家谱,继承、传播中华文化,鼓励本族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支持文化、经济事业发展。
  第五条 宗亲会领导班子核心成员,应是本姓氏年长、组织力强、有威信、坚持以共产党的领导,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组织管理的人担任。宗亲会领导班子成员应在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
  第六条 在职的各地、各级领导干部不得担任宗亲会的实质性领导和荣誉领导、顾问;各地、各级领导干部退休后5年以内,不得担任宗亲会的实质性领导。
  第七条 宗亲会组织建立应向当地民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 宗亲会不得进行营利性活动,不得向家族成员搞摊派性捐资,如进行族事公益活动需要族人投资,必须采取自愿的方式。
  第九条 宗亲会组织牵头搞较大规模的集会,必须经当地政府同意。当地政府对集会规模应进行适度控制,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第十条 宗亲会不得宣扬神秘文化和进行迷信活动。
  第十一条   宗亲会应教育族人,做有道德的公民,不得参与黄、赌以及涉毒等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

附:《谱牒文化知识》
下面我收集整理了一些“寻根问祖”的方法,但愿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尽量收集详实的资料。
  寻根应该具备以下必备的条件或线索:
  1、祖籍地的确切记载(包括文字和口传);
  2、始祖名讳等等;
  3、始祖和所修现有家谱的年代;
  4、始祖的相关资料(始祖的其它旁证资料,如那个郡望,和谁是本族);
  5、现存家谱的字辈排列情况;
  6、家族的搬迁史。
  以上线索和资料一般是不全的,只是上述资料的多少而言。即使有的个别提供较全,但因时代较远,也难以研究。当然掌握资料越全越详细越便于准确定位你的家族。
有相当一部分同宗提到:我是什么地方人,现在所排字辈是什么(五、六、七辈),这是无法寻根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仅有几个字辈没有什么意义。家谱中的字辈关系,意义的大小看你家谱历史的长远,如明末清初的字辈关系,那是极其有价值的。那时家族这一条遵循的比较严格。如果家谱较近,只是在你家族的近期有效,那也不是寻根的目的所在。而且家族的播迁因素,使得字辈关系受到了影响。一方面是字辈本身的固有质,它让你系根,另一方面因播迁和战乱使这种关系破坏。还存在一个事实,字辈越近,遵循的越不好,直至现在家庭中不是那么有规律地排宗字辈。所以这些因素都是在研究家谱中应该考虑到和值得注意的。  
  二、寻根问祖的一些具体问题。那么具体研究家谱的方法是什么?
  一般讲,首先要根据你提供的资料确定你的祖籍。祖籍一般意义是指,你现居地的迁出地,即你的始祖是从什么地方迁来的。我们说祖籍湖南,就是从湖南迁来的。始祖(开基祖)一般是指你现居地的第一人,当然迁出地的祖先也有叫始祖的。关于寻根问祖,一般是两个意义:
1、知道现居始祖的,寻根祖籍,即从什么地方来,是谁之后。
2、不知道现居始祖是谁,当然也涉及到从什么地方来,是张氏哪一支。
  
  家谱中的祖籍一般都要提到从什么地方来,这有两种情况:

1、先祖在家谱中的确切记载;
2、先祖的传说,即始祖修家谱时根据先祖的口传,这里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可靠性。但有的家谱如记载,祖籍是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是不可靠的。因为明代时此地政府专设移民局,是移民的集散地(事实上当时朝廷专门贴出布告,当地人可以不迁,但最后当地人上当都被赶走),根本不可能是祖籍地,只是移民大潮的始发地,所以只是中国人都习惯称是大槐树下的人。
  有祖籍地明确记载的,就要首先确定其现在地名是什么,因为古代地名大多与现在地名不一样,就省名讲一般不会有差错,关键是县名(一般是县名,有的还有村名,或只有村名)。如县名或村名,在现有的地图或电话薄邮政编码中或什么参考资料中能直接查到这就简单了。如果查不到,还需要用专门工具书,如《古今地名辞典》、史志专著等等。再查不到还可以与可疑地的方志研究机构或张氏学会联系询问,或其它各种办法进行考证。
  这里面有些特别的情况,远祖籍与近祖籍结合,出现祖籍地与祖籍地的混淆,这种情况也不少。如有名同宗家谱中说祖籍在江西月郎地区,经考证,江西并无月郎,而福建有月郎,然后又根据辈数的大概年限,家庭搬迁分析,最后得出始祖出生在江西,二世后开始迁入广东地区。这是一种远祖籍的省份名与近祖籍的县和地区混合而成。
  还有一种情况,家谱中只记载现居地和祖坟在那村,那么是不是能断言,一定是该村的张氏的后代呢?该村有南北两支张姓,这是不能简单地回答。通过该村张氏家谱考证没发现联系,与该村字辈又根本不稳合,但始祖还一定与该村有关,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最后通过在双方家谱中发现都有同一人记载,始得断定是本族。  
  三、始祖的考证问题。
  是不是发现始祖名就一定是始祖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古代同名同姓也是很多的。一是要看他的所属年代,也就是同名人上下不能差六十年,如果相差大于六十年,那就不可能是始祖,也就是说必须是同时代。因明清时六十岁以上的人是很少的,再加上如果史志或文字中有记载至少是十几岁(几岁神童除外,古代十几岁出世人是大有人在),活七十多岁就更少。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如果年龄相符,还要看主要经历,没明确记载的看与祖先传说或其他记载有无联系。如果一个始祖传说是医生,如果你能发现医方或关于医方面的文字资料,那么你就能肯定是否是始祖。  
  还有些情况较复杂,如果两张家谱中都发现一个同名(祖籍相同或怀疑是本族为前提),还需要考查其夫人,但家谱一般都是记载夫人名为李氏或王氏,如何考查呢?有这么几种情况:一个夫人,都是同姓,准确率只有50%,因为女人同姓也很多,尤其大姓;如二个夫人,如都同姓,准确率也只有70%;如是三个夫人都同姓,至少是90%的把握。但有一条,若只要都出现一个同姓节女(还有烈女),那么准确率100%,因为古代节女是对女性的最高赞誉,在当时是极少极少的。而且只所以家谱中写有节女或烈女,这不是本家自我的肯定或表扬,是当时社会衙府给予的表彰和奖赏的荣誉。
 
  四、寻根问祖和研究家谱的努力方向。

  1、平时要养成收收集资料的习惯,尽可能大量搜集资料,多多益善,没有一定的资料占有,谈不上什么研究;
  2、工开阔视野,广开思路,多方面,多角度的考虑问题,在繁杂的历史资料中找到线索;
  3、要有吃苦和长期研究的思想准备。要想研究出一点成果,有时容易,有时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是需要很大的代价和时间、精力的付出。研究出新的结果,就会又出现新的问题,越研究越有新的思路和方向。总之,要有长期的潜心研究的思想准备,只要契而不舍,义无反顾,那么,“寻根问祖”就极有可能成功。愿各位张氏同宗,好运常在。
 
 
免责声明:以上文字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姓氏文化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