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贾氏27位子孙著书传家风
本溪市溪湖区歪头山镇柳峪村的贾氏子孙,如今分布在省内外各地,但他们齐心协力,经过3年的用心打磨,写出了一本27万字的《亲情集锦》,8月24日由辽宁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通过一点一滴记忆汇成的长河,我们看到的是一对优秀的父母,一个有爱的家庭。这个大家庭,呈现给人的是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留给子孙的是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不久前,这个大家庭被本溪市文明办推荐参评“辽宁省文明家庭”。
本溪市溪湖区歪头山镇柳峪村贾氏家族的祖上是“闯关东”中的一员,第二代是两个兄弟,分别生有二子,第三代就是四个兄弟,到曾任30年镇中心学校校长的贾庆德老人,已经是第四代了。
贾家第五代、《亲情集锦》主编贾福玉对四位爷爷的记忆,是关于保护墓地树木的故事。这四位爷爷有个共同的理想,在家族墓地上多栽树,上慰祖先,下庇子女,以至浓荫茂密。后来,有人到墓地偷伐了一棵树,一贯待人宽厚的四位爷爷为此大发雷霆。
2008年,由于政府征迁,贾庆德老人作为第四代唯一健在的老人,在86岁高龄响应政府迁坟号召,自任总指挥,委托儿孙尽心竭力,于是新的墓地完美落成。如今,这个大家族的人口已达200余人,其中第六代贾冰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在部队医院升至团职,转业后成功转型为医疗企业经营者;第七代贾承润6岁时就获得了全省少儿英语大赛第一名。
2013年9月,贾庆德老人去世,享年92岁。两年以后,96岁高龄的老伴曲瑞芬无疾而终。他们的6个子女思念之余达成共识:将两位老人留存在他们心中的家风家教故事写出来,留给家族,传给后代。他们从2013年开始动笔,文稿在家族中传阅时,又得到堂兄弟及晚辈20多人响应,最后共有27人参与撰写,《亲情集锦》由此而成。
小时候躺在炕上,听妈妈背诵“人之初,性本善”
贾家子女中没有人专门从事文字工作,但回忆文章篇篇写得丰富感人。他们的父亲贾庆德是有“国高”学历的人,曾多年担任乡村中心学校校长,且书法、绘画、剪纸、中医样样精通,他们的母亲也读过两年私塾。
贾家六个子女聚在一起,总是忆起童年、少年时期的快乐时光。那时,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躺在热乎乎的大炕上,听妈妈背诵“人之初,性本善……”“大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妈妈的私塾底子,加上记忆力惊人,向孩子们传递了很多传统文化;妈妈忙家务的时候,孩子们有时放声歌唱,有时背诵诗词。在爱的沐浴下,他们在贫困中保有人性,寒冷中等待阳春,精神世界丰富而温暖。
贾家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团结合作。贾庆德有句口头禅,叫“齐下火龙关”。家里那块地,每年都种各种各样的蔬菜。春天,父亲在河边扶犁杖喊口令,兄弟姐妹几个在前边拉,个个像小牛犊子似的把绳子拉得紧紧的,大的拉中间,小的在两侧……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贾家却把“大件”都置办齐全了。早在1961年,全家总动员,天天去搂草,把方圆一公里地的草都搂回来,然后把草当饲料卖,攒了120钱元,买了一台“宇宙”牌收音机;1962年,贾家把养的猪卖了,给大女儿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1963年,又卖一头猪,买了一辆自行车……
母亲陪嫁的一件毛衣,全家人都穿过
二女儿贾萍至今不忘那件传家宝,那是母亲结婚时娘家陪嫁的一件紫红色对襟和尚领毛衣外套。在上世纪30年代,那件毛衣外套是很阔气的穿着。但妈妈只穿了几天,就给当时一直在外学习工作的丈夫穿上了。后来这件外套倒垄织成了套头毛衣,大女儿、大儿子分别穿过。之后又一次倒垄,给下边的三个儿女接着穿。等到“老疙瘩”贾福玉穿的时候,已经织不成一整件毛衣,只能织成一件毛背心。
一件毛衣全家人穿,爱也在这个家传递着。
在贾家六子女的脑海中,有太多与爱有关的深刻记忆。他们的父母在最困难时期,总是把好吃的先留给老人,然后是孩子,最后才是自己。
大女婿刘德君至今难忘那条毛料裤子。1964年,正在做婚前准备的他,被未婚妻和准岳父带到市内的老联营公司,来到高档服装柜台。这样的柜台冷冷清清,少人光顾,因为最便宜的毛料裤子也得三四十元,而准岳父一个月的工资才62元,是一家九口(当时贾庆德的父亲还在世)的生活费,而且两位老人一直过着精打细算的清贫日子,怎么可能买这种裤子呢?但是他想错了。在问过他喜不喜欢之后,贾庆德当即拍板,拿出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了一条51元的毛料裤子——就是他后来当新郎时的着装。刘德君说:“父爱无言,一条毛料裤子,一颗疼爱女婿的心,一本传授给儿女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