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书法:看似写字,实则写心
沉思中的周恩来 [ 意 ] 焦尔乔·洛迪 摄
从“为中华之崛起”到“南昌起义”
再到“十里长街送总理”
周恩来的一生
在各种教材中频繁隐现
但我们对他的了解
也仅停留在这些文字的表象
很少有人知道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
周恩来书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对于周恩来的书法,其实大家都不陌生。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
“参考消息 ” “ 人民邮政 ”
“中国民航 ” “ 中国海关 ” 等题字,
到处皆是,只是因为常见,又没有明确的落款,大家往往没有把它与“书法艺术”和“周恩来”
联系在一起。
周恩来题字的“参考消息”、“中国海关”
纵观周恩来的书法,从发展历程看
学子的书法探索时期,刚俊挺健、秀外慧中;
中年的书风形成时期,藏而不露、浑朴凝重;
晚年的书法造极时期,敛放自如、雄俊伟茂,神完气足。
周恩来书法最动人的地方,就是自然天趣;这是他的人格和才情的流露。
用笔非楷非行非草,亦楷亦行亦草,完全是自家的书风,是心灵的迹象。
周恩来自作诗
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是处在帝国主义相继侵略中国并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
周恩来的父亲曾到绍兴学习做师爷。因当时担任知县的祖父去世后而家境衰败,在周恩来半岁时,为了慰藉病危的小叔贻淦和婶母,由祖父母做主,其父母将他过继给贻淦夫妇。
此后称嗣母为娘,而自己的亲生父母则称干爹干娘。
为“世界知识”题词
闻鸡起舞
嗣母陈氏由于出于书香门第,精通诗文,通晓事理。视周恩来为命根子,教他识字、写字、背诵诗文,详述历史,周恩来“终日听之不倦”到5岁时入私塾学习。周恩来在这知书达理的家庭环境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录李白诗
12岁时周恩来到东北铁岭、沈阳上学,他的生活和思想有了关键的转变。
他从邹容的《革命军》一书及《盛京时报》明白了一个道理,不仅对家庭尽义务,还要对国家尽责任。
于是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读书是为了什么?”他响亮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
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东渡日本前,给同学郭思宁的赠言“愿相会与中华腾飞世界时”,落款“弟翔宇临别预言”
从这幅题词中可以看出一个19岁的热血青年的鸿鹄之志。
给郭思宁的赠言
一个大大的愿字,加上一句话中的大小、行楷区别错落,跌宕起伏,彰显着他自出机杼的书法审美追求。这其中,能够看到二王的痕迹,但魏碑的影响更大。
在经过青年时期的刚健挺拔之后,周恩来的书风逐渐走向含蓄内敛,少了锋芒,但是越发厚重扎实。
周恩来的书风中蕴含着厚实的劲道
上下两幅,应该是周恩来最著名的两幅字了。
字的布局大气,充满感情,将“皖南事变”带来的伤害与悲愤凝注笔端,但毫无焦躁之感,落款中来字的一竖严重扭曲,却用很大的力气将笔收住。
如果过分解读一下,这恐怕代表了一种愤怒,同时又夹杂着隐忍。
皖南事变死难烈士题词
1941年1月6日,作为抗日队伍的皖南新四军军部9千余人,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
在叶挺、项英率领下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针对这一事变,周恩来义愤填膺,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字里行间,饱满愤怒与力量。
题皖南事变
再看一封给蒋介石写的信,小楷字显得认真严谨
致蒋介石和淮南先生的信
周恩来的书法,一直在探索变化,如同面对一个崭新的中国,需不断的自我学习与改革创新。
在写给夫人邓颖超时,一句“超”一句“来”,如同夫妻间甜蜜私语,如此俏皮,醉人心扉,感人肺腑。
给邓颖超的信
解放后的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建设并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身为中国总理的周恩来,自然经历着非常人的辛苦。
大量的题词、批文、信笺、报告、写作…呈现出周总理的艰苦卓绝与智慧点滴。
周恩来的题词
到了中晚年,周恩来总理的手迹愈发老辣,无论题词还是批文,多数是柔和多肉,但是内含骨力,柔中带刚,应该说风格基本落成,也是老人心迹的归处之表征。
希望正大,前途光明
周恩来的一生,在语文课本、历史课本中频繁隐现,但我们对他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这些文字的表象,就算今天,我们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他出色迷人的书法艺术,以其字写其心,也仅仅是对其本人一个微小的体现,但仅此一点,已放耀后世。
对比伟人的书法,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