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 十首《虞美人》,品读诗意的哀伤
《虞美人》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千古词帝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作为亡国之君,李煜词基调哀伤,凄绝,而这也似乎也奠定了《虞美人》词牌的哀伤,后世词人们和作《虞美人》,也多是哀伤之语。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为千古词帝的李煜,他的词浸润着命运无常的哀伤,读来让人深临其境,顿感凄楚,抒发了亡国之后生命落空的悲哀。
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作者凄楚的愁思贯穿其中,感人至深。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喟叹时间易逝,年华易老的诗,蒋捷的这首《虞美人》十分独到。此词通过人生三个阶段的听雨情境的变化,雨境和时光感叹结合在一起,将作者内心感叹悲欢无常、时光易逝心境描写得十分生动。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直白地将作者心中感叹悲欢无常的无奈心情描写出来。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清】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
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
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人生悲伤之事,还有天人永隔。纳兰性德与妻子素来恩爱,可妻子早逝,留给纳兰性德无限的思念。
这首诗开篇回忆自己与妻子相恋时的情景,接着述说妻子离开后,自己半生孤独,眼泪经常沾湿枕头。诗中的这些生活化的描写将作者的思念之情表达得十分深情。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宋】周邦彦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
天寒山色有无中,
野外一声钟起、送孤蓬。
添衣策马寻亭堠,愁抱惟宜酒。
菰蒲睡鸭占陂塘,
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
这是一首叙写送行惜别的词作。这首词妙在以景寓情,含而不露。上阕以田家的闲逸幽静,暗示自己的相思之情,以远山和晨钟,烘托自己漂泊天涯的孤独。下阕以陂塘睡鸭,反衬自己离恨之苦。全词虽然只有一处明写“愁抱”,但处处皆是愁景。
《虞美人·春愁》
【宋】陈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
水边画榭燕新归,
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这云淡风轻的天气,正是引人快意的时候,然而却时时下起了狂暴的雨。燕子新归,而落红已经成阵,大好的春光就这样在风雨中消逝了。花开花落引起作者的无限愁绪,凄凉的不止春色,还有因年华逝去而壮志未酬的悲伤。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据《本事集》说,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任杭州通判,杭州太守陈襄将罢任,苏轼为陈襄的下属。陈襄离杭之前,宴客于有美堂,苏轼即席赋此词。
该词上片写揽景兴怀,通过对有美堂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下片描写华灯初上时杭州的繁华景象,将词人内心的不舍与惜别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虞美人·天涯也有江南信》
【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这首词是作者在贬谪迁徙的逆境中所写。诗中,词人用梅花表明自己的心境。梅花开了,春天也就快来了。夜里闻得香味细细,没想到第二天,就开满了整个枝头。在贬谪途中写梅花的盛开,表现了词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突显作者乐观处世的心态。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南宋末年,国事江河日下。乡愁在文人眼里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心中的愁苦郁积,遇感而发。“楼儿忒小不藏愁”说小楼也藏不住这么多愁。而后“几度”一词,渲染了词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
《虞美人》
宋·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
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
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碧桃:本是一种观赏桃花。此处指主人家的宠姬碧桃。
一支碧桃在乱山深处孤独自开,不被人赏,正是美人命运的象征。这首词运用新巧别致的比喻手法,表现了怀才不遇、伤春惜别的主题。
《虞美人·寄公度》
宋·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
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
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这首《虞美人》是一首寄给友人的词作,此词上片写景,借萧瑟秋色、分飞双燕暗喻别离之苦。下片抒情,用陆凯赠梅典故,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
全词借景寓情,情感真挚深厚,格调悲凉深沉,语言清婉雅丽。